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ELECA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鹈形目 |
科名 |
Phalacrocoracidae |
科中文名 |
鸬鹚科 |
属名 |
Phalacrocorax Brisson,1760 |
属中文名 |
鸬鹚属 |
学名 |
Phalacrocorax niger(Vieillot) |
中文名 |
黑颈鸬鹚 |
英文名 |
Pygmy Cormorant,Little Cormorant |
俗名 |
小鸬鹚、小鱼鹰、水老鸦。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Hydrocorax niger Vieillot,l817,Nouv.Dict.Hist.Nat.8:88(模式标本采集地:孟加拉)。
Carbo javanicus Horsfield,1821,Trans.Linn.Soc.,l3:197(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尼西亚爪哇)。
Phalacrocorax javanicus,Rothschild,L.,l926.P.225.
Phalacrocorax niger,La Touche,1934,P.416—417;Mayr,E.& G.W.Cottrell,1979,P.178;郑作新,1987,P.17。
|
鉴定特征 |
体形与普通鸬鹚相似,但体形较小,翅长215mm以下;尾羽12枚,头无羽冠;成鸟体羽主要呈辉亮黑色。 |
采集地 |
耿马孟定1960.4.10一17.,l964.5.20.;腾冲l960.3.27—29.;潞西芒市l962.4.22.;陇川户撤l966.4.2.;瑞丽l991.3.7.。 |
形态描述 |
成鸟:体羽亮黑色,闪耀墨绿色金属光泽;眼先和眉纹斑杂白色短羽,两颊和枕部杂白色丝状细羽;后枕部羽毛稍长;肩羽、翼覆羽及飞羽外表银灰色,缘以亮黑色,呈鳞斑状;飞羽余部和尾羽黑褐,羽轴强硬呈暗褐色。两性相似。
幼鸟:眼先和眉纹淡棕白,上喉部白色;头、前颈至上胸暗棕褐,羽缘淡棕白;腹部白色,满布黑褐色杂斑;余部与成鸟相似。
虹膜银灰或灰白色;成鸟嘴尖端角褐,基部角黑色;幼鸟嘴角褐色;颏、喉裸露皮肤绿黄色;跗蹠、趾和蹼均黑褐色。
|
分类讨论 |
幼鸟与成鸟羽色差异明显。幼鸟上喉有一块明显的白斑,下嘴基部裸露皮肤呈绿黄色,头、颈多沾棕褐色,腹部白色,具黑色杂斑,或呈黑色而多少杂有棕白色。据一系列标本分析,年龄越大的鸟,体羽棕色的渲染程度以及腹部和喉部的白斑越小。成鸟的喉部和腹部及余部体羽均呈亮黑色。 |
分布地 |
耿马、腾冲、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留鸟。蒙自为夏候鸟(郑作新,1987)。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 |
生态学 |
栖息于大盈江、陇川江、怒江等河流沿岸的树木、灌丛或石头上,或游于水中捕食鱼类。单个或十多只结群活动。剖验6只鸟胃,见有小鱼、泥鳅、淡水虾和昆虫碎片,全为动物性食物。嗜食鱼类,对水产养殖业有一定危害。
栖息地高度海拔500--850m。资源现状,据近几年考察,在大盈江、陇川江和瑞丽江河谷地带,为常见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