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属名 |
Mycerobas Cabanis,1847 |
属中文名 |
拟蜡嘴雀属 |
学名 |
Mycerobas carnipes carnipes(Hodgson) |
中文名 |
白斑翅拟蜡嘴雀 |
英文名 |
White—winged Grosbeak |
俗名 |
白翅拟蜡嘴雀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Coccothraustes carnipes Hodgson,1836,As.Res.19:151(模式标本采集地:尼泊尔)
Coccothraustes carnipes,Paynter,R.A.,l968,14:303;Howard,R.& Moore,A.,1984,p.602。
Mycerobas carnipes carnipes,Rothschild,L.,l926,p.334;Vaurie,C.,l959,p.669;AIi,S.& RipIev,S.D.,l974,10:129;傅桐生等,l998,14:217~218;彭燕章等,1987,p.435;郑作新,1987,p.1005。
|
鉴定特征 |
全长203~232mm。雄鸟头至上背和颏、喉至胸呈乌黑色;下背至短的尾上覆羽和腹至尾上覆羽呈暗黄绿色;翅和尾羽黑色,初级飞羽基部具大形白色翅斑。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前部呈暗灰褐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2亚种,中国分布1亚种,云南省有记录。 |
采集地 |
中甸天宝山l981.8.28~29.;丽江玉湖l956.8.31.;德钦白马雪山1995.6.17.。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头、颈至上背和颏、喉至胸乌黑色;下背、腰至尾上覆羽和腹部及尾下覆羽均为暗绿黄色;翅黑色;大覆羽及内侧飞羽具绿黄色端斑;初级飞羽除第l枚外,基部外(甲+羽)呈白色,形成翅上白斑,并具白色狭缘;尾羽黑色。
雌性成鸟:体色较雄鸟为浅淡,雄鸟体羽的黑色部分呈暗灰褐色;耳羽和颊具灰白色纵纹;喉和胸部具不甚明显的灰白色斑;暗黄绿色部分亦较浅淡;翅上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外缘和端部呈灰绿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跗蹠和趾肉褐色。
|
分布地 |
中甸、德钦、丽江、怒江与澜沧江问山脉,为留鸟。省外见于新疆西部喀什和天山,青海东北部及柴达木盆地东部以至青海东南部及南部,甘肃西北部、西部兰州、西南部,陕西太白山,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宁夏,四川中部峨眉山,西部康定和理塘、稻城、德格,西北部白玉,北部松潘,西藏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北部和西部,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和缅甸北部。 |
生态学 |
栖息于海拔较高的森林和灌丛地带,多见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飞行迅速,畏人,见人很快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常成对活动。鸣声响亮,叫声似“ girl,girl ,girl ”。食物以植物种子为主,兼食部分昆虫。.
栖息地.海拔.2 500~40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