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属名 |
Loxia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交嘴雀属 |
学名 |
Loxia curvirostra hirrudayensis Blyth |
中文名 |
红交嘴雀 |
英文名 |
Red Crossbill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Loxia himalayensis Blyth et Hodgson,1844,Joum.As.Soc.Bengal.13:952(模式标本采集地:尼泊尔)。
Loxia curvirostra himalayensis,Ali,S.& Ripley,S.D.,l974,10:190;Howard,R.& Moore,A.,l984,p.601;Paynter,R.A.,&Mayr,E.,l968,14:290;Vaufie,C.,1959,p.652;傅桐生等,l998,14:182;彭燕章等,l987,p.431;郑作新,1987,p.992。
|
鉴定特征 |
全长l44~152mm。体形似朱雀,但上下嘴弯曲而交叉;雄鸟体羽红色,上背较暗,腰和胸最鲜亮;头侧暗褐色;翅和尾羽黑褐色。雌鸟暗橄榄绿;腰至尾上覆羽黄绿色,隐现暗色斑纹;翅和尾羽暗褐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20亚种,中国有4亚种,云南记录1亚种。 |
采集地 |
中甸吉沙1981.8.19~21.。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后颈暗朱红色具黑色横纹;眼先和眼周近黑色;背和肩羽暗褐色,羽缘暗朱红色;腰亮朱红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端狭缘白色;翅和尾羽及尾上覆羽均黑褐色,外(甲+羽)具淡白色狭缘;颏、喉至胸和胁部亮朱红色;下腹淡棕白色;尾下覆羽黑褐,羽缘白色。
雌性成鸟:额、头顶至上背暗褐色,具灰绿色羽缘;腰暗褐具黄绿色羽缘;尾上覆及尾羽黑褐色;眼先、眼周及头颈两侧灰褐色;肩羽与背同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端缘色;飞羽黑褐色而带暗绿色狭边;颏、喉至胸和上腹部灰橄榄绿色,隐现暗褐色纵纹;下覆羽暗褐,各羽边缘具较宽的白色边缘。
虹膜黑褐色;嘴上下交叉,嘴黑褐色,嘴边缘较淡;跗蹠和趾、爪均黑褐色。
|
分布地 |
中甸、丽江,为留鸟;云南东南部,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南部,四川北部松潘、西部理塘、巴塘和白玉,西藏南部及昌都地区西南部和北部,为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锡金。 |
生态学 |
栖息于高山针叶林区,常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性活泼,从一树飞到另一树,很少停息。鸣声尖锐,常听到“Socs—Oc—Soc”,有时似“chip—chip—chip”声。多以裸子植物的球果为主要食物,如杉、松的球果,植物的花、芽、杂草种子、水果等,也兼食若干昆虫。
栖息地为海拔3 300m以上高山森林。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世界性广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