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Fringillidae |
| 科中文名 | 雀科 |
| 属名 | Carpodacus Kaup,1829 |
| 属中文名 | 朱雀属 |
| 学名 | Carpodacus edwardsii Verreaux |
| 中文名 | 棕朱雀 |
| 英文名 | Ruddy Rosefinch,Large Rosefinch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 引证信息 | Carpodacus edwardsii Verreaux 1870, Bull.Nouv.Arch.Mus.Hist.Nat.Pans 6:39(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四川宝兴)。 |
| 鉴定特征 | 全长l66~172mm。雄鸟前额和粗著的眉纹粉红,闪丝光白色;头顶至后枕和眼后带斑暗紫红褐色,具黑色细轴纹;背羽棕褐染暗紫红色,并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腰无纵纹几纯棕褐色;翅上具2道淡红褐色翅斑;颊和喉亮粉红色;胸淡紫红;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粉红色;胸侧和胁红褐色;下体满布黑色纤细轴纹。雌鸟上体茶黄褐;头顶至上背满布粗著的黑色纵纹;眉纹皮黄色较粗著;具2道暗黄色翅斑;下体的茶黄色较上体鲜亮,黑色纵纹亦较上体纤细。雌、雄鸟羽色与点翅朱雀相似,但体形较大,雄鸟多显紫色,雌鸟多显黄褐色;翅和肩羽无亮粉白色斑纹。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2亚种,中国有2亚种,云南有l亚种。 |
| 分类讨论 | Vaurie(1959)和傅桐生等(1998)认为C.e.rubicunda亚种较指名亚种体色较暗,雄鸟通体较红,翕部(背肩部)纵纹较多,腹部少褐色;雌鸟通体较褐,纵纹也较多。彭燕章等(1987)将采自云南的棕朱雀标本鉴定为rubicuruta亚种。经将采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四川宝兴的2只成年鸟标本与云南标本相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所以,将云南标本改定为指名亚种。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