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Zosteropidae |
科中文名 |
绣眼鸟科 |
属名 |
Zosterops Vigors et Horsfield |
属中文名 |
绣眼鸟属 |
学名 |
Zosterops erythropleura Swinhoe |
中文名 |
红胁绣眼鸟 |
英文名 |
Red—flanked White~eye,Chestnut—flanked Wllite—eye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Zosterops erythropleura Swinhoe,1863,Proc.Zool.Soy.London:204(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上海)。
Zosterops erythropleura melanodzyncha La Touche,l921,Bull.Brit.Om.Cl.42:3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云南蒙自)。
Zosterops erythroldeura,Howard,R.& Moore,A.,l980,P.519;Paynter,R.A.,l967,12:291;李桂垣等,l982,13:151~152;郑作新,1987,p.932~933;彭燕章等,1987,P.415。
|
鉴定特征 |
全长101~110mm。眼周具明显的白圈;体形大小和上体羽色与暗绿绣眼鸟相似,但两胁呈显著的栗红色,可与之区别。
|
采集地 |
景东磨刀河1964.11.13.;屏边大围山1985.4.15~22.;景洪小勐养1960.4.15.;新平者龙l977.10.31.。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春羽):上体自额基、背以至尾上覆羽呈黄绿色,上背黄色较少,而呈暗绿;颊和耳羽黄绿色;眼周具1圈绒状白色短羽;眼先黑色;眼下方具1黑色细纹;肩和小覆羽暗绿,飞羽和其余覆羽黑褐色;除小翼羽和第l(微小)、第2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各羽的外(甲+羽)均缘以暗绿色;尾羽暗褐色,各羽的外(甲+羽)均缘以黄绿色;颏、喉、领侧和前胸呈鲜硫磺色;后胸和腹部中央乳白色;后胸两侧苍灰;肋、部栗红色;尾下覆羽鲜硫磺色;腋羽白而微沾黄色;翅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冬羽):前胸白沾黄色;后胸两侧的苍灰色向中央延伸,连成l条明显的胸带;其余羽色与春羽相似。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胁部的栗红色常不如雄鸟深浓,栗红色较淡,或略呈黄褐色。
虹膜褐色;上嘴褐,下嘴蓝色(春季)或上觜褐,下嘴呈肉色,先端带红色(夏、秋季)以至上嘴和下嘴先端褐色,下嘴基部蓝铅色(冬季);跗蹠和趾呈蓝铅色(冬、春季)或呈红褐色(夏、秋季)。
|
分布地 |
盈江、耿马、景东、景洪、昆明、新平、永善、蒙自、屏边,为旅鸟或冬候鸟。省外见于黑龙江伊春、兴凯湖西岸,吉林长白山、长春、白城,河口东北部,为繁殖鸟或旅鸟;辽宁本溪、朝阳、盖县、丹东,山西太原、永济、沁水,陕西秦岭、太白、宁陕,甘肃南部文县,四川西部和南部,西藏波密,为旅鸟或繁殖鸟;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北部和中部,为旅鸟;贵州,为旅鸟、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南部,为繁殖鸟;朝鲜半岛,为旅鸟;缅甸和中南半岛一带,为冬候鸟。 |
生态学 |
红胁绣眼鸟生活习性与暗绿绣眼鸟相似,嗜食昆虫。据李桂垣等(1982)剖检5月、6月、8月、9 月4个月采自河北的l4只鸟胃,食物中昆虫占总食量的99.59%,余为少量杂草种子。所食昆虫以鳞翅目最多,占79.96%,包括多种蛾类和蛹,其他为鞘翅目昆虫,包括一部分飘甲,并有半翅目的蝽蟓等。仪9月份的1只鸟胃中。发现有少量植物种子。
栖息地约在海拔2200m以下。资源状况为冬季常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