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
  • Searce Dbase
    • Database List
    • Metadata
  • Data retrieval
    • Uncommon words
    • BHL文献检索
    • GBIF标本检索
    • NCBI分子数据检索
  • Data service
    • consultation service
    • API Service
  • Species Data Mine
  • Guide
    • Normal Problem
    • Feedback
  • Case
  • About us
    • Overview
    • Our Team
    • Contact
  • 语言
    • 中文
    • English
    • Sign in
    • TCloud User
  • 个人中心
    • User info
    • Sign out
    中国科学院数据云门户

Zosterops japonica simpler Swinhoe   暗绿绣眼鸟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Zosteropidae
科中文名 绣眼鸟科
属名 Zosterops Vigors et Horsfield
属中文名 绣眼鸟属
学名 Zosterops japonica simpler Swinhoe
中文名 暗绿绣眼鸟
英文名 Dark Green White—eye;Japanese White—eye
亚种判定 是
是否指定亚种 是
引证信息 Zosterops simplex Swinhoe,1861,Ibis 3:331,nom. nud.(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华南)。 Zosterops simplex simplex,Gee,N.G.,l948,P.315;La、Touche,1925~30,1:457~459;Paynter,R.A.,l967,12:293;Rothschild,L.,l926,P.318 。 Zosterops japonica simplex,Howard,R.& Moore,,A.,l984,P.520;Smythies,B.E.,1986,P.391;Vaurie,C.,l959,P.564;李桂垣等,l982,13:148~150;郑作新,1987、P.931;彭燕章等,l987,P.149。
鉴定特征 全长98~118mm。上体全为绿色,腹面近白色;眼周具极明显的白圈,与其他鸟类很容易区别。
亚种信息 全世界共有11亚种,中同有3亚种,云南有1亚种。
采集地 贡山:普拉l973.6.22.~7.2.,双拉娃1973.6.19.~7.7.;景东:董家山1957.4.8.,黄草岭1960.5.24.;景谷永平l960.5.9.;孟连宗勒l960.2.5~6.;勐腊:易武1960.1.18~28.,勐仑l959.4.4.,勐混l958.12.27~28.,勐仑曼岗l959.3.19.;勐海1960.2.3.;景洪小勐养1960.3.19.;新平者龙l977.10.31.~l2.31.。
形态描述 雄性成鸟上体包括两翅的内侧覆羽纯草绿色;头顶和尾卜覆羽均有黄色渲染,前额最为鲜明;眼先和眼的下方黑色;眼周有1圈白色绒状短羽,故名“绣眼”;耳羽和颊黄绿色;翅卜外侧覆羽以及初级和次级飞羽呈暗褐以至黑褐色,除小翼羽和第1(微小)、第2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各羽的外侧羽片均狭缘以草绿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的草绿色羽缘较宽;尾羽暗褐,外(甲+羽)具草绿色羽缘;颏、喉和上胸呈鲜柠檬黄色;下胸和两胁苍灰色;腹部中央近白;尾下覆羽淡柠檬黄色;腋羽白而微沾淡黄;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个别标本的背部草绿色较暗,不如雄鸟辉亮。 幼鸟:似成鸟,仅颏、喉和上胸的柠檬黄色较成鸟浅淡。 雏鸟:将离巢的雏鸟,体羽与成鸟略似,但比较松敞,羽色较暗:额基淡硫黄色;颏、喉和上胸以及尾下覆羽亦呈硫磺色。 虹膜红褐色或橙黄色;嘴黑色,下嘴基部稍淡;跗蹠暗铅色,爪棕褐色。雏鸟嘴黄褐色;跗蹠肉色。
分布地 贡山、腾冲、盈江、丽江、大理、孟连、景谷、景东、景洪、勐海、勐腊、昆明、新平、永善,为留鸟。省外见于山东青岛和德州、山西南部垣曲、河南南部、陕西秦岭、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西至四川西部康定、贵州等地,为夏候鸟、旅鸟;南部为留鸟;河北罕见;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一带。
生态学 暗绿绣眼鸟牛活于阔叶树、针叶树、庭院、果园、高大行道树和竹林间,夏季可分布到海拔2800m左右的山林。繁殖期成队活动,其他时期常几只至十余只集群飞行,冬季可集大群,达50~60只,常从一树飞往另一树,在近树顶的枝间觅食,有时可见它们急振翅膀而浮悬于花上。鸣声似“chi—i,chi—i,cli—I”,音调清朗而颤动,受惊飞行时,鸣声更为急促,易与其他的鸟类区别。 5~8月问繁殖。巢小巧而精致,呈吊篮式,悬挂在细分又处,多隐蔽在浓密枝叶间,不易发现。据李桂垣等(1982)5个巢的量度平均为:外径6.4~7.5cm,内径5.0~6.Ocm,高3.7~6.Ocm,深2.6~4.7cm。每窝产卵3~4枚,卵呈纯浅蓝绿或纯白色。卵(3枚)平均重lg,量度平均为l6.7~17.5mm×1 1.5~12mm。 暗绿绣眼鸟以食昆虫为主,兼食杂草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栖息地海拔2 800m以下。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亚洲东南部特有种。
图像信息
About us
本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昆明动物所、成都水生所、上海昆虫博物馆及武汉水生所共同建设。感谢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提供支持。
Useful Links
  • 中国科学数据云
  • 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
  • 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
  •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Contact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el: +86-10-64807129

Email: linct@ioz.ac.cn

Follo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   京ICP备09112257号-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