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Dicaeidae |
科中文名 |
啄花鸟科 |
属名 |
Dicaeum Cuvier,1817 |
属中文名 |
啄花鸟属 |
学名 |
Dicaeum chrysorrheum chrysorrcheum Blyth |
中文名 |
黄肛啄花鸟 |
英文名 |
Yellow—vented Flowemeck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Dicaeum chrysorrilwum chrysorrcheum Blyth,1 843,Joum.As.Soc.Bengal l 2:1009(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阿拉干)。
Dicaeum chrysorriheum chrysotrcheum,Ali,S.& Ripley,S.D.,l974,10:5:Baker,1926,3:427;Gee,1948,P.320;ltowhrd,R.& Moore,A,1984,p.508;Paynter,R.A,R.A.,l967,12:179;Rothschild,L.,l926,P.319;Smythies,B.E.,l986,p.382;李桂垣等,l982,13:106~107;郑作新,1987,P.77;彭燕章等,l987,D.405。
|
鉴定特征 |
全长97~105mm。上体橄榄黄色;下体皮黄白色,具绿褐色纵纹;尾下覆羽橘黄色,与其他啄花鸟极易区别。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2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仅有l亚种,云南有分布。 |
采集地 |
河口蚂蟥堡l957.4.30.~5.3.;景洪小勐养1960.3.18.~4.30.;勐腊1960.2.29.。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额、头顶、颊的上部、耳羽、后颈和颈侧以至背、腰和尾上覆羽概橄榄黄色;尾羽黑色;飞羽黑色;初级飞羽除最外1枚外,外(甲+羽)具灰白色狭缘,内(甲+羽)中部缘以灰白;次级飞羽的外(甲+羽)狭缘以橄榄黄,最内侧次级飞羽的外嗍和内(甲+羽)端部呈橄榄黄色;初级覆羽黑色,小覆羽呈橄榄黄色,其余覆羽黑,外(甲+羽)橄榄黄色;眼先上部灰白,下部绿褐色;颊下部和颏、喉呈灰白色;颧纹绿褐色;胸和其余下体皮黄白,具绿褐色轴纹;尾下覆羽橘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尾下覆羽的橘黄色稍淡。
虹膜橘黄色;上嘴黑色,下嘴淡铅色,端部黑色;跗蹠和趾褐色,爪黑色。
|
分布地 |
腾冲、盟江、沧源、西盟、河口、景洪、勐腊,为留鸟,省外见于广西西南部龙州、南宁,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一带。 |
生态学 |
黄肛啄花鸟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阔叶林或林问灌木从中。在花中飞来飞去,觅食昆虫、浆果等。剖检采自腾冲的l只鸟胃,胃容物中全是蚂蚁。
栖息地海拔500~1 6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地区特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