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
  • Searce Dbase
    • Database List
    • Metadata
  • Data retrieval
    • Uncommon words
    • BHL文献检索
    • GBIF标本检索
    • NCBI分子数据检索
  • Data service
    • consultation service
    • API Service
  • Species Data Mine
  • Guide
    • Normal Problem
    • Feedback
  • Case
  • About us
    • Overview
    • Our Team
    • Contact
  • 语言
    • 中文
    • English
    • Sign in
    • TCloud User
  • 个人中心
    • User info
    • Sign out
    中国科学院数据云门户

Culicicapa ceylonensis calochrysea Oberholser   方尾鹟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nae
科中文名 鹟亚科
属名 Culicicapa Swinhoe,1871
属中文名 方尾鹟属
学名 Culicicapa ceylonensis calochrysea Oberholser
中文名 方尾鹟
英文名 Grey—headed Canary Flycatcher
亚种判定 是
是否指定亚种 否
引证信息 Culicicapa ceylonensis calochrysea Oberholser,1923,Smiths.Misc.Coll.76(6):8(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南部德林达依)。 Culicicapa ceylonensis orientalis,Rothschild,L.,1926,P.290。 Culicicapa ceylonensis calochrysea,Ali,S & Ripley,S.D.,l972,7:202;Howard,R.& Moore,A.,l980,P.477;Mayr,E.& Cottrell,G.W.,l986,11:373~374;郑作新等,1973,P.206;1983,P.287~288;郑作新,1987,P.871~872;1994,P.153;王香亭等,1991,P.835~836;李桂垣等,l993,P.289;吴至康等,l986,P.384~385;彭燕章等,1987,P.388~389。
鉴定特征 全长ll0~130mm。头、颈、喉至上胸污灰;前额、头顶至后枕较暗呈灰褐色;上体亮黄绿色;下胸、腹至尾下覆羽鲜黄色;翅和尾羽黑褐,外缘黄绿色;外侧尾羽与中央尾羽等长,呈方尾型;嘴形宽扁,嘴须特多而长,几乎达至嘴端。
亚种信息 全世界记录6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或4亚种(Mayr & Cottrell,1986)。中国仅记录C.c.calochrysea亚种(郑作新,l987、1994),云南有分布。
采集地 贡山双拉洼1973.6.20.;丽江l960.6.14.;维西偏天阁1956.9.4~18.;腾冲大塘l960.4.20.~5.31.;盈江大南俄1965.4.11~23.;潞西三台山1962.4.16.;龙陵小黑山1962.5.11.;双江:勐俄1964.6.30.,懂过l960.4.6.;凤庆白腊l964.7.23.;镇康忙垂1960.5.3.;景东:黄草岭l964.10.8.,磨刀河1964.8.8~25.,温卜l964.8.25~30.;勐海1960.2.28.~3.1.,l983.6.10.;景洪:大勐龙l960.1.15~23.,勐养l958.10.26.,1960.3.30.,普文l960.5.2.;勐腊:勐腊1959.4.26.,l983.6.22.,勐仑l960.1.10~13.;孟连:孟连1962.12.10.,宗勒l960.2.7.;西盟南康河1960.1.15~22.;澜沧营盘黑山1966.4.22.;昆明谷律l990.4.11~14.;弥勒东山l985.6.24~25.;蒙自期路白1985.4.7~12.;绿春:新沟头l972.4.5~29.,黄连山1985.6.2.;屏边大围山1985.4.24~5.4.;石屏龙朋l985.6.17.;河口大围山1975.5.14.。
形态描述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暗灰褐色;眼先、颊和耳羽、后颈、颈侧及颏、喉至上胸乌灰,颏、喉至上胸较浅淡;背和肩羽橄榄绿黄色;腰至尾上覆羽黄绿色;翅上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外缘黄绿色;下胸和两胁亦呈黄绿色;腹至尾下覆羽鲜亮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淡黄色。 雌性成鸟:形态与雄鸟相似,但羽色稍浅淡。 虹膜暗褐色;上嘴和下嘴尖端黑褐色,下嘴基部淡黄色;跗蹠和趾、爪黄褐色。
分布地 云南西北部贡山、维西、丽江,西部腾冲、盈江、潞西、龙陵、保山、永平、耿马、双江、沧源、镇康、永德、澜沧、凤庆、景东,西南部景洪、勐海、勐腊、孟连、西盟,中部昆明、富民、牟定、楚雄,东部永善,南部新平、石屏、蒙自、绿春、弥勒、屏边、河口、马关、西畴、文山等地,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南部聂拉木和东南部易贡、错那、察隅、墨脱,甘肃东南部文县、康县、舟曲,四川成都、邛崃、平武、南充、万源、万县、忠县、城口、秀山、酉阳、南川、屏山、峨眉、雷波、马边、峨边、雅安、宝兴、天全、西昌、会东、木里、盐源、康定、汶川、南坪,陕西秦岭南坡和北坡太白,湖北西部,湖南南部和西部桑植天平山,贵州赫章、遵义、绥阳、江口、龙里、贵定、兴义、兴仁、安龙、册亨、望谟、罗甸、雷山、榕江,广西金秀瑶山、大朋、龙州等地,为繁殖鸟;广东,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泰国、印度支那、马来西亚北部等地。
生态学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三五只在林中结成小群活动,捕食昆虫。剖检3~7月采自滇西地区的ll只鸟胃,胃容物中见有蜂类(5次)、小甲虫(6次)、蚊、蝇类(各3次)、蛾类(1次),全为昆虫类食物。4~5月采自滇南的雄鸟,性腺发育,睾丸膨大,量度为6mm×6mm。 栖息地海拔950~267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种。
About us
本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昆明动物所、成都水生所、上海昆虫博物馆及武汉水生所共同建设。感谢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提供支持。
Useful Links
  • 中国科学数据云
  • 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
  • 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
  •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Contact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el: +86-10-64807129

Email: linct@ioz.ac.cn

Follo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   京ICP备09112257号-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