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Sylviinae |
科中文名 |
莺亚科 |
属名 |
Seicercus Swainson,1837 |
属中文名 |
鹟莺属 |
学名 |
Seicercus poliogenys(Blyth) |
中文名 |
灰脸鹟莺 |
英文名 |
Grey—checked Flycatcher Warbler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Culicipeta poliogenys,Blyth,1847,Journ.Asiat.Soc.Bengal,16:44l(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大吉岭)。
Seicercus poliogenys,Ali,S.& Ripley,S.D.,l973,8:188;Howard,R.& Moore,A.,l980,P.448;Smythies,B.E.,l986,P.342;郑作新,1987,P.825;1994,P.147;彭燕章等,l987,P.365~366。
|
鉴定特征 |
全长100~105mm,形态与白眶鹟莺相似。头顶和枕部石板灰,侧冠纹黑色;眼先、颊和耳羽灰褐;眼眶白色不完全,眼眶前上方呈灰黑色;上体暗橄榄绿,大覆羽尖端淡黄,形成l道翅斑;颏及上喉淡灰白,有的微沾黄色;下体余部亮黄;胸和胁染绿褐色;外侧3对尾羽内(甲+羽)白色。两性相似。 |
采集地 |
贡山:双拉洼1973.6.28.,巴坡l973.5.18.,普拉l973.6.22.;屏边大围山1956.6 223.。 |
形态描述 |
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石板灰,缀以黑色纵纹,侧冠纹不甚明显;眼先灰白,羽端黑色;颊和耳羽灰,羽端亦缀黑褐色;眼眶白色,前上方有黑灰色斑问断;背、肩羽和尾上覆羽暗橄榄绿,上背沾灰褐色;翅黑褐,外缘橄榄绿色;大覆羽尖端淡黄色,形成1道翅斑;颏灰白,有的沾淡黄色;喉、胸和腹部及尾下覆羽亮黄,胸侧和胁部渲染绿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亮黄色;尾羽黑褐,外侧3对的内(甲+羽)白色。
幼鸟:1973年5月18日在高黎贡山西坡的巴坡采集1只刚飞出的幼鸟,体羽松散;头顶和脸部暗灰褐色;眼圈白色,上前方具黑斑;背羽橄榄绿褐色;下体淡黄而斑杂灰褐色;尾羽被鞘;上嘴黑褐,下嘴黄褐,嘴角黄色,嘴柔软;脚肉白色。
1973年6月22日在高黎贡山的东坡普拉采集1只幼鸟,头顶和头侧暗灰褐;眼圈白色;背羽的橄榄绿色较成鸟暗;胸、腹部的黄色不如成鸟鲜亮而多黄褐色渲染;余部似成鸟。
虹膜暗褐;上嘴黑褐,下嘴黄色;跗蹠、趾爪黄褐色。
|
分布地 |
贡山、腾冲、屏边,为留鸟。省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中部尼泊尔、锡金、不丹至印度大吉岭、阿鲁纳查尔邦、阿萨姆邦那加兰和曼尼普尔、孟加拉国的大吉港地区、缅甸东北部、泰国西北部、老挝和越南北部,为留鸟。 |
生态学 |
栖息于林下灌丛、竹丛中,多见单个活动,在枝叶丛中跳跃,觅食昆虫。5月18日在高黎贡山西坡巴坡河谷地带,采集1只刚出飞的幼鸟。
栖息地海拔1500~20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山地特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