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Sylviinae |
科中文名 |
莺亚科 |
属名 |
Seicercus Swainson,1837 |
属中文名 |
鹟莺属 |
学名 |
Seicercus burkii tephrocephalus(Anderson) |
中文名 |
金眶鹅莺 |
英文名 |
Golden—spectacled Flycatcher Warbl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Culicipeta tephrocephus,Anderson,1871,Proc.Zool.Soc.London p.213(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八莫)。
Seicercus burkii tephrocephalus,Ali.S.& Ripley,S.D.,l973,8:184;Howard,R.& Moore,A.,l980,P.447;Mayr,E.& Cottrell,G.W.,l986,11:257;Smythies,B.E.,1986,p.342;vaurie,C.,l959,P.297;郑作新,1987,P.822;1994,P.146;彭燕章等,1987,P.364。
|
鉴定特征 |
全长95~126mm。头顶灰色,侧冠纹黑色,头侧橄榄绿;眼眶金黄色;上体橄榄绿,下体辉亮黄色;外侧2对尾羽的内(甲+羽)白色。两性相似。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8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或5亚种(Mayr & Cottrell,1986),中国记录4亚种(郑作新,l987、1994),云南分布3亚种。 |
采集地 |
贡山独龙江l990.10.27.;中甸吉沙l981.8.19.;福贡碧罗雪山l978.6.16~23.;丽江鲁甸l956.8.22.;剑川城西l984.7.4.;永德德党l964.8.15.;昆明黑龙潭1957.8.23.,l958.9.11.;龙陵小黑山1962.5.8~12.;潞西遮放1962.4.4.;澜沧1960.1.9.;景洪小勐养1960.3.18.;勐腊:那渡1960.1.4.,勐腊l960.3.9.;屏边大围山1985.5.4.;金平分水岭1996.5.16.;绿春黄连山1996.4.28.。 |
形态描述 |
成鸟:头顶灰而多少沾橄榄绿色;侧冠纹乌黑色;眼先、眉纹和耳羽及颊部橄榄绿,缀褐色细纹;眼眶亮金黄色;背至尾上覆羽和肩羽暗橄榄绿色;翅和尾羽黑褐,外缘橄榄绿色,外侧2对尾羽内(甲+羽)纯白色;颏、喉、胸和腹部及尾下覆羽辉亮金黄色;胸和胁部多少渲染淡绿褐色;翅缘和翅下覆羽及腋羽亮黄色。
幼鸟:8月20~31日采集4只幼鸟,其中2只头顶和背均呈橄榄绿褐色;头顶较暗;无黑色侧冠纹和灰色中央冠纹;颏、喉和腹部淡黄;胸和胁黄褐色;全身羽毛松散而无光泽;一只为刚出飞的幼鸟羽毛尚未长齐;另一只似成鸟,但头顶为暗橄榄绿,出现少许黑色,羽色不如成鸟鲜亮。
虹膜暗褐;上嘴黑褐,下嘴牙黄色;跗蹠、趾和爪角黄色。
|
分布地 |
中甸、福贡、贡山、丽江、剑川、龙陵、永德、漾濞、昆明、潞西、澜沧、景东、景洪、勐腊、金平、绿春、屏边,在云南西北部为繁殖鸟,西部和南部为旅鸟、冬候鸟。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缅甸北部山地,南迁至孟加拉国、缅甸南部、泰国北部和东南部及印度支那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