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Sylviinae |
科中文名 |
莺亚科 |
属名 |
Phylloscopus Boie,1826 |
属中文名 |
柳莺属 |
学名 |
Phylloscopus davisoni(Oates) |
中文名 |
白斑尾柳莺 |
英文名 |
White-tailed willow Warhl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Acanthopneuste davisoni Oates.1889,Faun.Bfit.Ind.Bds.1:420(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德林达依的Mooleyit山地)。 |
鉴定特征 |
全长90~11Omm。形态与冠纹柳莺相似。头顶具明显的绿黄色冠纹;上体橄榄绿;腰羽较淡;翅上具2道明显的黄白色翅斑;下体淡黄白色,尾羽最外侧2对内(甲+羽)具宽阔的白斑,或呈纯白色。两性相似。 |
亚种信息 |
Howard & Moore(1980)全世界记录4亚种,Mayr & Cottrell(1986)记录5亚种,郑作新(1987、1994)记录3亚种,云南记录指名亚种和P.d.disturbans亚种。但据Vaurie(1959)认为,分布于中国四川至云南南部的P.d.disturbans、中国福建至越南北部的ogilviegrati和越南南部及老挝南部的klossi等3亚种均不存在,而仅列指名亚种。
经查阅disturbans亚种的原始文献(La Touche,1922),发现La Touche依1920年9月10日和l920年10月14日和l5日采自云南东南部蒙自(Mengtz)的标本,同时发表了Acanthopneuste trochiloides clarwliae,subsp.nov.和 Acanthopneuste trochiloides disturbans,Subsp.nov.2个新亚种。记述认为disturbans亚种的形态近似于clandiae亚种,但是比较小,下体稍微亮绿(在5个标本中的4个),贯眼纹很暗,有一些标本的上体较亮绿。翅长:♂57~58mm,♀52~52.5mm。飞羽式:2=10或在9~10之间。
该两亚种在Mayr & Cottrell(1986)和郑作新(1976、1987)的文献中将A.t.clandiae列为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reguloides)的P.r.clandiae(La Touche)亚种,而将A.t.disturbans列为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的P.d.disturbans(La Touche)亚种。依据郑作新(1966)《中国鸟类系统检索》检查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所收藏采自该两亚种的模式标本采集地、云南东南部蒙自及其邻近地区的标本,发现在4~6月为该种鸟类的繁殖期,在相同或相近的地点,同时采集到外侧尾羽的白斑较宽(占内(甲+羽)的全部或大部分)的指名亚种和外侧尾羽的白斑较狭,仅限于羽缘的P.d.disturns亚种的标本。该两亚种均属该地区的留鸟或繁殖鸟(Mayr & Cattrell,1986;郑作新,1976、1987)。所以,笔者同意Vaurie(1959)的意见,认为P.d.dicturns亚种不能成立,而将其作为冠纹柳莺P.r.claudiae亚种的同物异名。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