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Sylviinae |
科中文名 |
莺亚科 |
属名 |
Phylloscopus Boie,1826 |
属中文名 |
柳莺属 |
学名 |
hylloscopus trochiloides trochiloides(Sundevall) |
中文名 |
暗绿柳莺 |
英文名 |
Greenish Willow Warbl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Acanthiza trochiloides Sundevall,1837,Physiogr.Sallskap.Tidskr.1:76(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加尔各答)。
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 trochiloides,Ali,S.& Ripley S.D.,l973,8:169~170;Howard,R.& Moore,A.,l980,P.446;Mayr,E.& Conrell,G.W.,l986,11:243;Vaurie,C.,1959,P.291;郑作新,1987,P.813;1994,P.145;彭燕章等,l987,P.360。
|
鉴定特征 |
全长99~120mm。上体暗橄榄绿;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褐;翅上具2道不明显的黄白色翅斑;下体污白而沾黄色。形态与乌嘴柳莺相似,但下嘴呈纯黄色或橙黄色,嘴形比乌嘴柳莺稍细小。两性相似。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有4亚种(Mayr & Cottrell,1986)。郑作新(1987)记录中国有4亚种,但郑作新(1994)列中国有3亚种。据Mayr & Cottrel](1986)认为,Swinhoe(1861)记录于中国天津大沽和北京之问的plumbeitarsus亚种是一超种,改名为双斑柳莺(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云南分布2亚种。 |
采集地 |
中甸:大雪山1981.9.6~7.,吉沙l981.8.23.;德钦白马雪山l995.6.14.:福贡碧罗雪山l978.5.30.;新平者龙l977.10.11.;河口蚂蟥堡1975.5.3.。 |
形态描述 |
与前亚种相似,仅上体羽的橄榄绿色一般较暗,下体亦多灰褐色。 |
分布地 |
德钦、中甸、福贡、丽江、维西、贡山、龙陵、景东、大理、宾川、漾濞、河口等地,云南西部和西北部,为繁殖鸟;其余大部地区,为旅鸟、冬候鸟。省外分布于青海东南部、陕西太白山、四川西部、西藏等地,为繁殖鸟、旅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库茂思和阿鲁纳查尔邦,冬季迁至印度阿萨姆和孟加拉国、泰国、印度支那半岛等地越冬。 |
生态学 |
栖息于各种森林、灌丛地带,5~8月多见单个或成对活动,冬季在低海拔地区有数只结群,或与其他种小型鸟类混群活动。在树冠上部跳跃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剖检8~10月采自滇西北地区的14只鸟胃,胃内见有昆虫碎片(12次)、小甲虫(2次)、鞘翅目幼虫(1次)、植物性碎片(2次)。动物性食物占胃容物总量的87%,植物性食物占l3%。
栖息地海拔100~39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