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
  • Searce Dbase
    • Database List
    • Metadata
  • Data retrieval
    • Uncommon words
    • BHL文献检索
    • GBIF标本检索
    • NCBI分子数据检索
  • Data service
    • consultation service
    • API Service
  • Species Data Mine
  • Guide
    • Normal Problem
    • Feedback
  • Case
  • About us
    • Overview
    • Our Team
    • Contact
  • 语言
    • 中文
    • English
    • Sign in
    • TCloud User
  • 个人中心
    • User info
    • Sign out
    中国科学院数据云门户

Gallinula chloropus indica Blyth   黑水鸡,红骨顶

字段 内容
目名 GRUIFORMES
目中文名 鹤形目
科名 Rallidae
科中文名 秧鸡科
属名 Gallinula Brisson,1760
属中文名 黑水鸡属
学名 Gallinula chloropus indica Blyth
中文名 黑水鸡,红骨顶
英文名 MoorhenL
亚种判定 是
是否指定亚种 否
引证信息 Gallinula chloropus?var.Indicus(sic)Blyth,1842,Journ.As.Soc.Bengal ll:887(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Calcutta)。 Gallinula chloropus parvifrons,Rothschild,L.,l926,P.216. Gallinula chloropus indica,Ali,S.& S.D.Ripley,1987,P.138;Howard,R.& A.Moore,l984,P.116;Peters,J.L.,l934,P.203;郑作新,1987,P.192—193.
鉴定特征 体形较董鸡略小;嘴基和额甲红色,额甲后端圆纯;趾具侧膜缘;两性相同。头、颈、上背及下体灰黑色,而下背和双翅橄榄褐色;下腹有一大块白斑;尾下覆羽两侧白色,中央黑色。
亚种信息 共12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chloropus亚种:体形较大,翅长♂175—188mm,♀l65—176mm;下体石板灰色;分布于新疆西部喀什和天山、中南部若羌、西北部伊宁、陕西北部神木。云南仅indica亚种,体形较小,翅长♂156—176mm,♀l55—165mm;下体暗蓝灰色。
采集地 昆明花红洞l986.11.;新平者龙打雀山1972.10.8—11.;通海杞麓湖1983.12.l2.;思茅l960.5.7.;耿马孟定l960.4.9—11.,l964.5.24—27.;石屏异龙湖1983.12.11—13.,l985.6.13—14.;景洪小勐养1960.3.30.;潞西戛中1962.4.5.;贡山巴坡l990.10.4.。
形态描述 成鸟:头、颈及上背灰黑色,头和颈羽色较暗;下背至尾上覆羽及两翅覆羽暗橄榄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第l枚初级飞羽的外翈及翼缘白色。下体灰黑色,向后逐渐变浅,羽端微缀白色;下腹中央的白端较大,成白色块斑;两胁具宽阔的白色条纹;尾下覆羽中央黑色,两侧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羽端白色。 幼鸟:据l986年11月采自昆明花红洞、1977年10月8—11日采自新平者龙打雀山、l983年12月11日采自石屏异龙湖和1990年10月4日采自贡山巴坡的标本,头顶、后颈暗褐色,上背暗橄榄褐色;头侧和颈侧棕白,密布棕褐色斑纹;颏、喉及前颈、后胸和腹近白色;下体余部灰褐色,有的标本呈浅黑灰色,羽端缀浅棕褐色,胁羽具棕白色斑纹。上体余部、飞羽、尾羽及尾下覆羽与成鸟相似,但略浅淡。 虹膜赤色;嘴端浅黄绿色,嘴基部和额甲鲜红橙色;胫部裸出段至胫跗关节处稍上方具红橙色的宽环带,其下及跗蹄前缘浅黄绿色;跗蹠后缘及趾灰绿色。
分布地 昆明、师宗、新平、元江、通海、思茅、耿马、腾冲、石屏、蒙自、景洪、勐海、潞西、盈江、贡山等地,留鸟。省外留居于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台湾、海南岛,西至西藏南部,留鸟;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西至河南开封、山西中条山、陕西南部,北抵河北承德、东北中部哈尔滨、北部齐齐哈尔,夏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生态学 栖息于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草丛、芦苇丛及沼泽和稻田中,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形成分散的群体,有时也与紫水鸡、红胸田鸡及树鸭等一起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即能在水面上静游,也能在水下潜游。受惊时大多潜入水底隐藏或逃走。不善飞翔,迫不得已时才起飞,飞行速度缓慢。飞行时头、颈、腿均伸直,离地面仅2—3米高,飞行不远即落下,潜入草丛中。鸣声干脆而清晰,很远都能听见,但不如苦恶鸟响亮,似“kirrik,crek,rek,rek”声。常历时很久,晨昏均可听见,特别是黄昏,往往到旱地上,一边走一边叫(郑作新等,1963)。以水生昆虫、蠕虫、水草、植物嫩芽和嫩叶为食。剖验l胃,胃内容物为禾本科青草片和砂砾。 巢多筑于草丛或灌木丛中,或置于植物的基部,或置于枝上,和植物缠在一起,一般离地面或水面最高不过30—40cm,常见漂浮在水面。每窝卵3—5个,呈白石色或乳白色,带紫灰色、褐色及黄褐色点斑(郑作新等,1963)。 黑水鸡秋季从北方向南方迁徙中,有夜间迁徙的习性,曾在新平者龙打雀山捕到标本。 黑水鸡肉可食用,量较多,且味鲜美,与其它秧鸡科鸟类一样,为人们的狩猎对象之一,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栖息地高度海拔400—174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广布种。
图像信息
About us
本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昆明动物所、成都水生所、上海昆虫博物馆及武汉水生所共同建设。感谢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提供支持。
Useful Links
  • 中国科学数据云
  • 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
  • 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
  •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Contact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el: +86-10-64807129

Email: linct@ioz.ac.cn

Follo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   京ICP备09112257号-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