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Paradoxornis Gould,1836 |
| 属中文名 | 鸦雀属 |
| 学名 | Paradoxornis webbianus stresemanni Yen |
| 中文名 | 棕翅缘鸦雀 |
| 英文名 | Rufous—headed Crowtit |
| 俗名 | 棕头鸦雀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 stresemanni Yen,1934,Journ.f.Om.82:383(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贵州)。 Paradoxornis webbianus stresemanni,郑作新,l987,p751~752.;2000,P.135;郑作新等,l987,P.275;韩联宪,1991,动物学研究,12(2):123。 |
| 鉴定特征 | 全长约120mm。头顶至上背红棕色;下背和腰橄榄褐色;翅和尾暗褐色,翅的边缘渲染栗棕色;喉略具细纹;喉和胸粉红色或灰色;腹部淡黄褐色。两性相似。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9亚种,中国均有分布,云南记录3亚种。 |
| 采集地 | 盐津1963.11.14.;镇雄l963.11.12.。 |
| 形态描述 | 成鸟:前额略呈灰褐色;头顶至上背棕红色;背和腰及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尾羽暗褐色;眼先、眉纹及眼周暗灰色;耳羽和颈侧灰色较淡;两翅暗褐色;除小覆羽及第l枚初级飞羽外,各羽大多具栗红色外缘,外侧数枚外缘则多沾淡棕色,先端较淡,飞羽内缘淡棕色;颏、喉及胸灰白色,具灰褐色羽干纹;下体余部皮黄色;体侧沾橄榄褐色。 |
| 分类讨论 | 这两号标本原鉴定为suffusus亚种(彭燕章等,1987)。经与采自湖南吉首和云南马关等地的suffusus亚种标本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喉和胸部无粉红色。而与采自贵州兴义、安龙的5号stresemanni亚种标本较相似,因此改定为该亚种。 |
| 分布地 | 绥江、永善、大关、盐津、镇雄和昆明(何纪昌等,1981),为留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