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Alcippe Blyth,1844 |
| 属中文名 | 雀鹛属 |
| 学名 | Alcippe rufogularis stevensi(Kinnear) |
| 中文名 | 棕喉雀鹛 |
| 英文名 | Red—throated Tit Babbler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Schoeniparus rufogularis stevensi Kinnear,1924,Bull.Brit.Om.Cl.45:10(模式标本采集地:越南北部)。 Alcippe rufogularis stevensi,Howard,R.& Moore,A.,l984,p.433;Mayr,E.& Paynter,R.A.,l964,10:404;郑作新,1987,p.729;2000,P.131;郑作新等,l987,p.216~217;彭燕章等,l987,P.328。 |
| 鉴定特征 |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分化为6亚种,中国仅有1亚种,云南有分布。 |
| 采集地 | 勐腊:曼帕l959.5.17.,勐仑l960.1.9. |
| 形态描述 | 成鸟:额黑色;前头至后颈锈褐色;肩、上背至尾上覆羽橄榄棕褐色;尾羽棕褐色;侧冠纹自额基伸延至颈侧,呈黑色;眼先近白色;眉纹和眼周白色;颊和耳羽赭褐色,微染黑色;翅上覆羽橄榄棕褐色;飞羽褐色,各飞羽外(甲+羽)边缘和最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棕褐色;颏、喉、胸和腹部白色;前颈和颈侧棕栗色,形成半领环状;两胁赭褐色;尾下覆羽棕褐色。 虹膜浅褐色;嘴黑褐色;脚浅黄色。 |
| 分布地 | 勐腊,为留鸟。国外分布于老挝东北部和越南北部和中部。 |
| 生态学 |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或竹丛中,常结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下层、灌丛竹丛中,有时也到地上活动。以昆虫等为食。 栖息地海拔600~8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 |